關於紀念
「四十年來,二二八事件像一片烏雲,縷縷的冤魂濃聚不散,又像你我心底的陰影,掩著我們最深刻的創傷。屈不得直,冤不得伸,真相不得大白。」
這張照片是二二八40週年,台灣人首次發起二二八和平日紀念行動。
當時還在戒嚴,這些人為什麼要甘冒性命安危上街頭,只為了呼喚島上住民「紀念」?
2021年的台灣已成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。
但74年前的2月28日開始,長達2個半月,國民黨政權在全台展開對人民的血腥鎮壓屠殺。
一個錯誤,要用更多錯誤去遮掩。
接下來,近半世紀的白色恐怖統治箝制台灣,「異議」台灣人遭失蹤、監禁、死亡。
1987年二二和平促進行動是第一個台灣人推動轉型正義的主張。
那一年,鄭南榕才剛因舉辦五一九解除戒嚴運動被關出獄,不顧親友勸阻,召集組織「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」,串連海內外台灣人團體,打破二二八事件長達40年的禁忌。
出生於解嚴那年的我,對於228事件及白色恐怖的了解,多來自自己零星的閱讀。
有些人認為,過了那麼久,為什麼要再談論228。但事實是,就算過了那麼久了,我們對於228事件及白色恐怖認識仍不夠完整。
時間是轉型正義最大的敵人,記憶更是與遺忘的鬥爭。
受難者逐漸凋零,越來越難透過當事人去了解當時發生的事情。如果社會上沒有持續討論、積極省思的氛圍,久而久之,這個社會將逐漸喪失集體記憶。
就像74年後的今天,台北市長仍對228事件史實有嚴重的誤解。像柯市長這樣被誤導的史觀,正是威權統治者要我們相信的記憶。
轉型正義是關於記憶的搏鬥,而這正是一代傳一代,我們必須不斷訴說二二八歷史及其意義的理由。
毋通袂記 二二八
「我們呼籲公佈真相,平反冤屈,讓死者的冤魂得以安息,讓生者的心靈得以平安,也讓這個島上住民,得以因瞭解而諒解,因諒解而和解,因為和解就是邁向和平的開端。」— 1987.02.13. 《二二八和平日宣言》
---
攝影:余岳叔先生
照片取自歷史學者周婉窈教授臉書
感謝邱萬興先生協助提供